“课程思政”是指在所有课程中,充分用好课堂教学主渠道,努力发掘课程本身所蕴含的思想政治教育元素,坚持有机融合和春风化雨的原则,在系统、科学地进行知识讲授的过程中,有意识地开展理论传播、思想引领、价值引导、精神塑造和情感激发的教育方式。其目标是通过“三全”育人,实现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本文在文献梳理的基础之上提出对“课程思政”的认识和理解,以求对“课程思政”的建设有所裨益。
“课程思政”形成的背景与价值
党的十八大以来,在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的指导下,全国各个学校就“怎样培养人”的问题进行了不同程度的探索与思考。从2014年开始,上海市各高校在教育部的正确指导下,积极开展教学改革的试点工作,经过不断努力,形成了一套具有时代感、高价值的思想政治教育理念与形式,即“课程思政”模式。
对于“课程思政”形成的背景,有学者认为,思想政治教育之所以要改革是因为思想政治教育要跟随时代的脚步一同前进,之所以能够改革是因为有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作为指导,而“课程思政”的提出便是基于这样的背景。“课程思政”之所以被提出主要源于以下四个方面的动因:第一,思想政治理论课与其他各门课程在培养目标与培养对象的维度上是具有高度一致性的;第二,思想政治理论课与其他各门课程虽然在具体内容上存在一些差别,但是这些差别并不影响两者在知识与价值维度上的统一;第三,深度与广度的统一。思想政治教育不能仅仅只停留在课堂上宣讲、口号上宣扬的层面,还必须要达到“进大脑”的层面。在深度上,要让思想政治教育达到“进大脑”的层面,就必然要在广度上下功夫,即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不能仅仅在思想政治理论课上下功夫,还必须在其他各门课程上同时下功夫,全方位地进行育人;第四,任何课程的建设都离不开相应的具体学科的理论支撑,同样,任何学科的建设也离不开作为载体的相应的具体课程,课程与学科两者相互统一。
对于“课程思政”的概念,有学者认为,“课程思政”是以育人作为最终目标,以各门教学课程为主要渠道,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为指导,通过从管理、运行及评价等方面统筹教学资源,提升专业课教师价值观渗透意识和渗透能力的思想政治教育活动。也有学者提出,学术界对“课程”的定义虽然没有一个统一的定论,但是对“课程”的认识却存在共性,即“课程”具有强调过程、系统、对象特征、生成的特性。课程是思想政治教育得以进行的重要载体,课程之中所蕴含的情感、价值观,正是思想政治教育所要寻找的“附着点”,因此,“课程思政”就是以课程作为重要渠道,以隐性的方式进行的一种旨在将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要求和原则与各门具体课程有机结合的思想政治教育形式。
对于“课程思政”的价值,有学者认为,“课程思政”在引导学生塑造独立人格、提升道德品性以及培育公共精神方面发挥着重要价值。大学阶段是学生迈入社会的重要过渡期,是决定学生将来在社会上是否能够安身立命的重要准备期,所以,在大学这一阶段,学生不仅需要增加知识储备,同时也需要培养人格、塑造品性和培育公共精神。由于“培养人格、塑造品性和培育公共精神”这一方面相对于“增加知识储备”具有隐性的特征,常常被学生们所忽视,而“课程思政”正好可以通过其隐性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来解决这个问题。育人是“课程思政”的价值本源,“课程思政”促进了高校意识形态工作的有效开展,推动了高校育人模式创新,进而实现了各类课程与思政课的同向同行。亦有学者认为,“课程思政”理念是一种立足我国本土教育实践来进行通识教育改革的中国话语,是对课程育人价值的中国化诠释。它能促使高校深刻反思通识教育的价值取向,使通识教育真正成为育人的重要载体。从思想政治教育所要达到的效果与广度来看,思想政治教育所要达到的是立德树人的育人效果,这种育人效果需要全部课程同时发力、同向发力方能达成。
“课程思政”目前需要改进的方向
当前,各高校不断推进“课程思政”建设走向深入,取得良好成效。同时,研究者们也发现“课程思政”的建设实践还存在一些需要改进的地方。有学者认为,应从扩展、深化、协同化与系统化四个方向上寻求“课程思政”建设新的突破。如通过运用网络平台、校园文化资源与专业典型案例,可以达到虚拟环境育人、现实环境育人与榜样学习育人三方面的效果,从而可以丰富“课程思政”的实现形式,促进“课程思政”全方位、深层次地育人。“课程思政”的建设必须要体现时代特色,必须要有明确的建设指向。首先,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指导;其次,在教师与学生之间要注重培养相互关爱、相互学习的关系,实现“有温度”的教学;再次,抓住“重点”,所谓“重点”,既包含课程内容上所要突出的知识重点,也包含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所要锻炼与提升的教学技能重点,只有抓住这两方面的重点,才能达到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加学生的知识储备和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的效果;最后,教学方式要适应信息时代的变化,与时俱进。也有学者提出,解决“课程思政”建设当前所存在的问题,一是要从施教者一方抓起,加强对教师的培训与考核;二是要在各个专业课程的设计与教案编写的过程中渗透一些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与原则;三是各科教师应加强交流,协同育人,各类课程教学应齐头并进;四是要注重循序渐进,育人不是一件能够一蹴而就的事情,而是需要经历循序渐进的过程。
“课程思政”的建设必须要充分地结合课程本身所具有的特点,即课程具有强调过程、系统、对象、生成的特性,只有与课程本身所具有的特点相结合,“课程思政”才能走出“思政课程”的范式,进而融入到各个具体学科的课程教学实践中,发挥思想政治教育的最大功效。首先,要有所取舍,选择重点。在课程选取的问题上要突出重点,即选择那些核心的、基础的专业课程,各个高校在实施“课程思政”的时候也要根据学校本身的情况,如学生的接受水平、团队队伍的力量、课程的成熟度等来具体制定相应的措施,而不可盲目跟风。其次,寻找“契合点”。各学科之间以及相应的各课程之间在内容上存在很大差异。因此,寻找它们之间的“契合点”以使思想政治教育与各专业课程实现无缝对接就变得非常重要。再次,注重循序渐进、“润物无声”。最后,注意系统规划。
推进“课程思政”建设的路径探索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强调指出,“要用好课堂教学这个主渠道,思想政治理论课要坚持在改进中加强,提升思想政治教育亲和力和针对性,满足学生成长发展需求和期待,其他各门课都要守好一段渠、种好责任田,使各类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本文认为,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的讲话精神应重点抓住以下四个方面:第一,这里的“课堂教学主渠道”是说做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既要把思想政治理论课这个课堂主渠道用好,也要用好其他各门课的课堂主渠道;第二,“其他各门课”“各类课程”显然是指思政课以外的所有课程。除了哲学、历史学、文学、经济学、法学和教育学等课程,还要包括艺术学、军事学和管理学等课程,更要包括工学、农学、理学和医学等自然科学类课程;第三,所谓“同向同行”是指在各门课程中都要体现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有机融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第四,所谓“守好一段渠、种好责任田”,形成“协同效应”,是指所有课程都有育人的功能,“课程思政”是一种价值导向,不是取代各门基础课、专业课。基础课、专业课教师的主要功夫还是要下在自己所教的基础课、专业课上,但是在做好知识传授工作的同时,也要守土有责,有意识地做好育人工作,只有这样才有可能实现全员全方位全过程育人,真正实现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
具体实践中,要在传授专业知识的过程中有意识地渗透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即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包括人民立场、阶级立场等立场,世界统一于物质的观点、物质决定意识的观点、人民群众创造历史的观点、人的全面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的观点、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的观点、事物矛盾运动规律的观点、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观点、实践与认识辩证关系的观点和阶级与阶级斗争的观点等原理,以及历史分析的方法、实事求是的方法、阶级分析的方法、辩证分析的方法、社会基本矛盾与主要矛盾分析的方法和群众路线的方法等方法。例如,在讲授高等数学过程中论证并传播马克思主义(微积分与马克思的微分观、离散数学与辩证同一观、等价关系与辩证异同观和变换群与客观存在性);在力学课程中论证并传播辩证法(理论力学的简化方法与主要矛盾分析法、力系的平衡方程与对立统一规律、相对论力学与真理的相对性问题)等。如果专业课程既讲授了专业知识,又做出了符合马克思主义的分析和说明,那么学生就可以既学到了专业知识,也感受到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熏陶。
当前的“课程思政”要注重在专业知识的传授过程中有意识地恰当地渗透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例如,在教育学相关课程中有机融入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在建筑学、水利学相关课程中有机融入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等。在价值引领层面,要在知识点讲授中有意识地开展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引导特别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引导。在精神塑造层面要注重在知识点讲授中有意识地进行中国精神、科学精神、创新精神和民族精神等精神的塑造。在情感激发层面,要在知识点讲授中有意识地激发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社会主义情感和集体主义情感等。总之,如果在所有课程的知识讲授中努力讲清楚并严密论证“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行”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什么好”的话,那么我们就可以超越“思政课程”的范式来进行思想政治教育,这无疑是比只在思想政治理论课上讲思想政治教育更有说服力、亲和力和感染力。
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以来特别是习近平总书记主持召开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以来,各高校都加快了探索“课程思政”的步伐,对“课程思政”的建设又做出不少有益的探索,出现了几种模式:有的是利用区位优势、人才优势和学科优势在思想政治理论课程之外再开设一门或几门类似于形势与政策课程的选修课,有的是在其他课程中融入爱国主义教育,有的是在课程发展中拓展一些内容等。
本文认为,“课程思政”关键在教师,重点在课程,既需要教师在专业课程上具备丰富的知识结构与深厚的知识积淀,又需要教师在马克思主义理论上具有科学的认知水准和游刃有余的运用能力。不同学科专业的教师,研究领域、讲授内容、教学方法各有不同,但对他们的育人要求是一致的,要把知识教育同价值观教育和能力教育结合起来,把思想引导和价值观塑造有机融入每一门课的教学之中。“课程思政”不是要增加学时、另起炉灶,而是在现有知识讲授基础之上的画龙点睛和锦上添花。在方法路径上,推进“课程思政”建设需要学校整体设计,一体推进,可以由点及面,点面结合,最终全面覆盖所有课程,实现全课程育人。